仁海宮水燈排,是臺灣濱海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宗教儀式之一,結合了海洋信仰、王爺信仰與民間藝術,展現了在地居民對自然、神明與祖先的敬畏與感恩。水燈排不僅是一項祭典活動,更是凝聚社區、保存文化的重要象徵。
「水燈排」是台灣及東亞地區,特別是在中元普渡期間常見的傳統祭祀儀式之一。其主要功能是引導水中孤魂野鬼,讓他們能夠順利接受普渡的祭品,並安撫他們的靈魂。
提供安太歲、媽祖燈、觀音燈、財神燈、文昌燈、藥師佛燈、關聖燈、月老燈等多種燈位,信眾可選擇點燈祈求平安、健康、事業順利等。
媽祖的「回鑾」與「遶境」是兩項重要的宗教活動,分別代表媽祖神像的回程與巡安,具有深厚的信仰與文化意涵。
是華人社會中重要的傳統節日,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慶祝,主要目的是超度亡靈、安撫孤魂,並祈求家族平安、消災解厄。
遶境是媽祖壽誕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,信徒會將媽祖神像從廟內迎接出來,進行一系列的巡遊和遶境活動。
放水燈的習俗源於對亡魂的祭祀,尤其是在中元節及媽祖壽誕期間,藉此引領孤魂走向光明,讓他們安息。
桃園市中壢區延平路198號
如果想看到更多資訊請至https://www.renhai.org.tw/AboutUs查詢